卓澤石化也算白手起家,從2014年年底起步,到今年也經歷了11個年頭,從未見過像今年這樣蕭條的石化市場,市場到底怎么了呢?
以往,我們的銷售人員跑設計院,通過一定的公關技巧,能夠輕松的把我們的呼吸閥、阻火器、Y性過濾器、視鏡等等產品推廣給用戶;
今年,我們的銷售人員看到的是蕭條的設計院,人員僅僅只有以往的3份之1,即使只有3份之1的設計人員還很悠閑。
市場之所以變的這樣,從個設計院就能看出是需求發(fā)生了變化。
我們都知道大型設計院基本都是國企,他們經手的項目多少都和國企有一定的關系。
大型石化企業(yè)基本都掌握在國家手里,從整治三公消費以來,政府經費收到了管控,很多項目對于政府官員來說就是不做不錯,做了沒好處還要擔責任,所以他們寧可不申報項目。
由于國家處于改革狀態(tài),經濟發(fā)展的具體方向尚不明確,銀行不敢輕易放款給這些實體行業(yè),導致很多項目無法上馬。
沒有項目上馬,設計院閑的蛋疼也就很好理解了。
當然對于我們這些阻火器、呼吸閥、Y型過濾器、視鏡等生產廠家來說就是沒有訂單的根源。
受通貨膨脹及物價上漲的影響,人員工資大幅度上升:
工人工資從2012年的100元/天到2015年的200-300元/天(如果給的工資低,這些工人寧可在家玩也不遠干),工廠的生產成本大幅度上升。
銷售人員的底薪從2012年的1800元漲到少3000(對于銷售人員的底薪增長,企業(yè)其實到也給的起,問題是90后的這些小家伙拿著這么多的底薪后根本不想著如何拓展業(yè)務,底薪就能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)。
從以上的這些情況我們就能看到,石化行業(yè)的企業(yè)面臨的是沒訂單,運行成本還大幅度上升的尷尬局面,蕭條也就在情理之中。
預計到2016年,石化行業(yè)的生產廠家還會再度消減生產工人。
2016年或許還會有一批石化行業(yè)的企業(yè)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里。
熬著吧,即使現(xiàn)在的市場蕭條,石化行業(yè)的企業(yè)家門即使現(xiàn)在砸錢賠本也的撐著,等到這輪市場清洗完成,石化行業(yè)或許才能迎來春天。
文章來源:卓澤石化